各二级院系、相关部门: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了解教师教学工作情况,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经研究,决定在6月开展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学生网上评教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评价时间
	2014年6月6日12:00时--6月20日24:00时
	二、被评对象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学生所修读的所有课程(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授课教师。
	三、评价步骤
	网址: http://jwgl.lzmc.edu.cn/ 
	    点出“用户登录”模块,输入学号、密码及验证码,进入教务网络管理系统。
	单击主控菜单项“网上评教”模块,即可展开相应菜单。
	单击菜单项“提交教学评价表”,即可加载相应页面。选择评价轮次后:
	(1) 单击某一课程/环节→任课/指导教师对应的“未评”链接,即可弹出“教学评价”页面。
	(2) 逐个选定每个教学评价指标对应的等级,以及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单击“提交”按钮即可提交相应的教学评价表。
	四、评价要求
	(一)对二级院、系、部的要求
	1、要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学生网上评教工作。加强宣传指导,让学生充分理解网上评教的重大意义,充分发挥学生评教对教师“教学改进”的发展性评价作用,组织学生学习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理解各项评价指标的标准和内涵,熟悉网上评教基本程序,认真开展好学生网上评教工作。
	2、要根据评价时间安排,组织院系学生及时参与网上评教。学生网上评价工作的开展情况将作为二级院系教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3、要安排专人组织学生按要求进行网上评教,并收集汇总本单位学生在评教过程中发现的信息错漏等问题,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教务处教学质量管理监控科(联系人:宋平,联系电话:0830-3162279)。
	4、为确保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有效性,要求二级系院在网评过程中阶段性公布未按要求参加网上评价的学生名单,并及时组织、督促这部分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评课。
	(二)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要高度重视网上评教工作,学生评教活动是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手段之一,不但对教师的教学活动起积极的导向作用,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评价判断能力。
	2、根据《泸州医学院教师教学质量考评具体实施方案》(试行)规定,未完成评价任务的学生将不能查询本学期所修课程的成绩。请各位同学尽早进入系统进行评价。
	3、被评教师只能查询到评价结果而无法查询评价者及具体评分,请学生本着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好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不要有任何后顾之忧。
	4、评价过程中如发现自己的课程或教师信息有误,请及时向二级院系教务科或学校教务处反映。
	(三)对教师的要求
	1、教师要督促自己授课班级的学生积极、认真、公正、客观地评分。若1门课程参评学生数低于50%,则该门课程无评价分数,直接影响年度教学工作考核。授课班级学生人数较少的教师务必督促学生积极参加网上评价。
	2、教师如发现自己的课程、学生信息缺失或有误,请及时向二级院系教务科或学校教务处运行科反映。
	五、评价说明
	为确保评估数据的准确性,在网评开始至结果统计期间,原则上教学任务库数据不得异动。
	 
	附件:泸州医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用)
	 
	 
	特此通知
	 
	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考评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〇一四年六月四日
	
	泸州医学院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学生用)
	
		
			| 
				 
					课程名称 
			 | 
			
				 
					  
			 | 
			
				 
					授课教师 
			 | 
			
				 
					  
			 | 
		
		
			| 
				 
					课程类型 
			 | 
			
				 
					□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 
			 | 
			
				 
					所在班级 
			 | 
			
				 
					           专业      级    班 
			 | 
		
		
			| 
				 
					□专业课   □其它课程 
			 | 
			
				 
					授课时间 
			 | 
			
				 
					  
			 | 
		
		
			| 
				 
					授课内容 
			 | 
			
				 
					  
			 | 
			
				 
					评价时间 
			 | 
			
				 
					  
			 | 
		
		
			| 
				 
					一级指标 
				
					(分 值) 
			 | 
			
				 
					二级指标 
			 | 
			
				 
					等级 
			 | 
		
		
			| 
				 
					A 
				
					(5) 
			 | 
			
				 
					B 
				
					(4) 
			 | 
			
				 
					C 
				
					(3) 
			 | 
			
				 
					D 
				
					(2) 
			 | 
		
		
			| 
				 
					教学态度 
				
					(15分) 
			 | 
			
				 
					仪态端庄,情绪饱满,关爱学生,为人师表 
			 | 
			
				 
					  
			 | 
			
				 
					  
			 | 
			
				 
					  
			 | 
			
				 
					  
			 | 
		
		
			| 
				 
					治学严谨,准备充分,内容娴熟,知识充足 
			 | 
			
				 
					  
			 | 
			
				 
					  
			 | 
			
				 
					  
			 | 
			
				 
					  
			 | 
		
		
			| 
				 
					遵章守纪,严格要求,教学认真,责任心强 
			 | 
			
				 
					  
			 | 
			
				 
					  
			 | 
			
				 
					  
			 | 
			
				 
					  
			 | 
		
		
			| 
				 
					教学内容 
				
					(35分) 
			 | 
			
				 
					教学目的明确,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 
			 | 
			
				 
					  
			 | 
			
				 
					  
			 | 
			
				 
					  
			 | 
			
				 
					  
			 | 
		
		
			| 
				 
					基本概念、原理、规律讲解准确,注重传授规律,学生易理解 
			 | 
			
				 
					  
			 | 
			
				 
					  
			 | 
			
				 
					  
			 | 
			
				 
					  
			 | 
		
		
			| 
				 
					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与职业素质教育 
			 | 
			
				 
					  
			 | 
			
				 
					  
			 | 
			
				 
					  
			 | 
			
				 
					  
			 | 
		
		
			| 
				 
					注重教材内容合理组织,重点实出,难点解析清楚,不照本宣科 
			 | 
			
				 
					  
			 | 
			
				 
					  
			 | 
			
				 
					  
			 | 
			
				 
					  
			 | 
		
		
			| 
				 
					理论联系实际,材料(案例)新颖,有代表性 
			 | 
			
				 
					  
			 | 
			
				 
					  
			 | 
			
				 
					  
			 | 
			
				 
					  
			 | 
		
		
			| 
				 
					注意与相关学科内容整合、适当拓展知识与知识迁移或应用 
			 | 
			
				 
					  
			 | 
			
				 
					  
			 | 
			
				 
					  
			 | 
			
				 
					  
			 | 
		
		
			| 
				 
					适当应用专业英语词汇 
			 | 
			
				 
					  
			 | 
			
				 
					  
			 | 
			
				 
					  
			 | 
			
				 
					  
			 | 
		
		
			| 
				 
					教学方法 
				
					与艺术 
				
					(35分) 
			 | 
			
				 
					教学方法灵活,善于组织教学,教学互动良好,课堂氛围活跃 
			 | 
			
				 
					  
			 | 
			
				 
					  
			 | 
			
				 
					  
			 | 
			
				 
					  
			 | 
		
		
			| 
				 
					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 
			
				 
					  
			 | 
			
				 
					  
			 | 
			
				 
					  
			 | 
		
		
			| 
				 
					结合学科特点,恰当运用多种教学媒体,课件制作美观、清晰 
			 | 
			
				 
					  
			 | 
			
				 
					  
			 | 
			
				 
					  
			 | 
			
				 
					  
			 | 
		
		
			| 
				 
					善于创设课堂情境,善于调节课堂气氛,吸引注意力 
			 | 
			
				 
					  
			 | 
			
				 
					  
			 | 
			
				 
					  
			 | 
			
				 
					  
			 | 
		
		
			| 
				 
					教学语言表达准确、流利生动、快慢适中,对学生有感染力 
			 | 
			
				 
					  
			 | 
			
				 
					  
			 | 
			
				 
					  
			 | 
			
				 
					  
			 | 
		
		
			| 
				 
					课程导入、演示、反馈、强化、结束等教学技能运用恰当 
			 | 
			
				 
					  
			 | 
			
				 
					  
			 | 
			
				 
					  
			 | 
			
				 
					  
			 | 
		
		
			| 
				 
					教师授课思路清晰,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教学节奏好 
			 | 
			
				 
					  
			 | 
			
				 
					  
			 | 
			
				 
					  
			 | 
			
				 
					  
			 | 
		
		
			| 
				 
					教学效果 
				
					(15分) 
			 | 
			
				 
					学生对教学内容有较好的理解,掌握了重点,把握了基本规律 
			 | 
			
				 
					  
			 | 
			
				 
					  
			 | 
			
				 
					  
			 | 
			
				 
					  
			 | 
		
		
			|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习能力 
			 | 
			
				 
					  
			 | 
			
				 
					  
			 | 
			
				 
					  
			 | 
			
				 
					  
			 | 
		
		
			| 
				 
					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平等,课堂秩序和氛围好 
			 | 
			
				 
					  
			 | 
			
				 
					  
			 | 
			
				 
					  
			 | 
			
				 
					  
			 | 
		
		
			| 
				 
					总计 
			 | 
			
				 
					A(          )+B(          )+C(          )+D(          )= 
			 | 
		
		
			| 
				 
					对授课教师的建议和希望: 
				
					  
				
					  
			 | 
		
	
	教务处制